学生风采
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大山深处的奥秘——土楼
编辑:snchen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7日

大山深处的奥秘——土楼

2018年7月13日,福建土楼文化实践队一行9人乘坐大巴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愈深入大山景色愈发令人陶醉,队员们对愈加接近的目的地也充满了好奇,实践队此行的目的是探访大山深处的奥秘——土楼。历经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实践队终于抵达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简单休整后实践队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活动。

DSC02044.JPG 

千奇百怪,智慧的结晶

队员们一起参观了各式各样的土楼,土楼的形状千奇百怪,有圆形、方形、前圆后方、前方后圆、五角、八角等形状,其中圆形、方形的土楼最为普遍。经导游介绍,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土楼的外墙由当地特有的泥土、沙子和石灰构成,土墙中埋有的木板和竹条,增加了墙体的韧性。

土楼的内部结构也很考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要数振成楼。振成楼分为内外两环,内环供客人居住。一、二层没有窗户,并且只有一个大门,只要关上大门,整楼就如同堡垒一般,有着极强的防御功能。振成楼全楼以《易经》中的八卦样式布局,每一卦用青石砖所砌之墙隔开,每一层的地板上也铺满了青石砖,青石砖具有良好的防火隔音效果。据说楼中一卦曾燃起大火,青石砖墙和地板延缓了火势的蔓延,为人们的灭火提供了时间,大火才得以扑灭。

细心的实践队员提出土楼大部分是土制结构,而且南方多降水,那么土楼有没有防水措施呢?在导游的指点下,我们找到了隐藏在地面之下的排水通道,据说前人会将乌龟放入其中,使得整个排水系统保持畅通。经过对土楼初步的了解,实践队员们无不被前人的智慧折服的。

DSC02101.JPG 

追根溯源,了解其过往

在了解了土楼的外在特点后,实践队对土楼的历史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为了更真实地探索其中的奥秘,实践队找到一位当地的村民。通过他的讲述,队员们了解到客家人原本是中原一带的汉民,因为战乱、饥荒等原因被迫迁徙到南方广东、福建、四川等地,而称为“客家”。一开始当地的居民对客家人以礼相待,当客家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当地居民害怕他们反客为主,侵占自身的领地与资源,于是两者之间就不断产生矛盾。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家族的发展,客家人便在这里建起了避风遮雨、防御功能强的建筑——土楼。其次,当时永定一直受匪患所困扰,而土楼则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

在了解了土楼的起源后,队员们对修建土楼的资金来源产生了好奇。导游介绍说:“土楼的建造和一种植物密切相关——烟草。烟草最初由菲律宾引入永定,在烟草引入永定之后的三百多年里,烟草对永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座大型土楼里都有烟棚的原因。在过去,永定人在全国各地开设的烟行就有数百家,烟草生意的收入则奠定了建造土楼的经济基础,而土楼则伴随着烟草事业的发展在永定不断的修建起来。到后来,人们资金充裕,生活安定,在这一时期建造的土楼,它们的防御功能已经退居其次,而居住的舒适和豪华程度则成为了主流。”

DSC02006.JPG 

文化底蕴,感受其魅力

在土楼间穿梭的过程中,实践队被土楼中众多的对联所吸引。队员发现,每栋土楼的正门两旁的对联的第一个字合在一起恰好就是土楼的名字,在每一座土楼的内部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对联,仅在振成楼中就有对联与题字二十多副。在这些对联里,有的写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的写的为国为民,建功立业,还有的写的则是客家的家训。

客家的家训是土楼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客家的家训,实践队前往振成楼旁的客家家训馆。里面陈列了许多姓氏的不同的家训,家训虽多,内容却是大同小异,内容大多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导游介绍说,客家人尊祖敬宗、崇文重教,始终秉持着“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这一条祖训,秉承着中华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把家规家训,以楹联或诗词等形式,记载在族谱上,题写在宗祠里,镌刻在土楼门厅间。

当走入奎聚楼时实践队员发现了一个细节,在正门两边的墙壁是不对称的,有一边的墙壁向下略微倾斜。对于极其讲究对称的土楼来说,这样的问题应是不会出现的。于是,在深入探访后了解到,奎聚楼背面靠山,山形像虎躯,整楼以虎首为外形而建,因此楼的正门便是虎口,而门的两边不齐就寓意着虎口不闭,所以这头“老虎”是没有煞气的,人们也就可以放心居住。

DSC02083.JPG 

实践队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除了一些比较有名的土楼中还有居民居住外,许多普通土楼里的居民都已陆续搬走,甚至有几座土楼里只剩下一两户人家,而没人居住的土楼因无人打理很快就会损坏。资料显示,在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除了榜上有名的7个古村落和46座方圆土楼得到了保护外,还有1万多座土楼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土楼是中华历史文化留下来的珍贵宝物,为了土楼的延续以及文化的传承,希望人们可以基于土楼,发展一些新的产业,找到土楼在当今社会之下的生存之道。